1月1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山东工业运行总体呈现领跑态势。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领跑全国;16市中有11个市增速高于全省,滨州、东营、青岛、临沂4个市均超过9%。以工业经济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为抓手,山东积极应对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紧盯稳增长、提质效、促改革等关键点和要紧处发力,全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的能级、质量、竞争力与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效能显著提升。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评价报告数据显示,我省规上工业公司研发机构设置比例、新产品营销售卖收入占营收比重均大幅度上升,分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12英寸N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等一批标志性产品成功交付,充分体现了我省产业创新力持续加速跃升。去年,山东新认定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培育200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2个项目入围新材料、工业母机、高技术船舶、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国家重点专项,“揭榜挂帅”行动发布项目295项,揭榜率达65%;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220项,突破一批“卡脖子”问题;培育推广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软件724个,创新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遴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57名,实施集成电路专项引进亟需紧缺人才20人。新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15家,总数达45家。建设公共实训项目50个,全年培训技能人才超10万人。
现代产业体系更先进完备。13个市进入2024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构建。“两高”行业持续优化,推动将铸造、轮胎调出“两高”项目管理,15家200万吨及以下炼化企业常减压装置全部关闭退出,推动化工园区扩大土地面积8.9万亩,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济宁、滨州、菏泽3个市完成焦化产能整合压减任务。7条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顺利关停退出,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任务。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技改提级行动,6570个省级优选储备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418亿元,带动全省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1—11月技改投资提高10.2%,高于全部投资6.5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培强做大,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规上工业1个百分点;高端化工、智能家电、工业母机、轨道交通、海工装备、农机装备、高端铝材等规模持续走在前列;食品产业营收过万亿,是全国唯一省份。新兴起的产业增势强劲,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
实数融合发展不断加力提速。山东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预计数字化的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到49%、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9.5%。8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总数居全国第二位;新入选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12家,新增和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22家,数量居全国第二。烟台、济宁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青岛入围全国首批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成运营全国首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服务企业超过1.2万家;“线上+线万家次,带动规上工业公司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1%。核心产业做大向强,培育首件套产品73个、数字产业先锋企业30个、数字产业集群15个,拥有全国电子百强企业5家、软件百强企业8家,打造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企业12家、软件企业11家,济南、青岛入围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前11个月,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2.7%,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2%,上半年关键软件产业规模首次跃居全国首位。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培育数据驱动型“晨星工厂”4220家,打造重点行业“产业大脑”80个。1230家企业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评估,总量稳居全国首位。新增5G基站4万个。新入选国家级5G工厂32家,总量居全国第二位。
链群生态优势得到明显强化。山东产业集群加快做强,组织推动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青岛仪器仪表、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3个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达到6个,成功实现争先进位;新认定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总数达到20个;新培育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家,累计达到23家,总量稳居全国首位;累计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36个,县域和园区集群集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十链百群万企”专项行动,全年开展对接活动30场,带动市县开展活动1000多场,服务企业超过10万家,有力推动企业卡位入链。
中小企业活力动力不断激发。山东谋划实施中小企业“活力提升年”行动,推动全省中小企业总量突破446万户,优质企业持续壮大,建立以106家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领航企业培育库。新公告创新型中小企业9513家,新公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390家,新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4家、总数达到235家、居全国第一,小巨人企业166家、总数达到1163家、居全国前列,获得国家新一轮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达到80家。青岛、淄博、威海3个市新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累计入选7个市,总数居全国首位。
绿色安全底板持续筑牢夯实。前11个月,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5%,为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新培育国家水效“领跑者”8家,省级能效“领跑者”25家、水效“领跑者”17家;首批创建9家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并协调给予财政奖励;率先探索开展“钢铁、铝产业协同”联合处置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7.08%,高于全国约5个百分点;新培育国家级绿色生产单位111家、省级360家;新发布安全生产技术创新项目61项,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6个。山东还严格实施省级政府储备项目,动态更新应急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名录及产品,覆盖面扩大到2389家企业、8864种产品。
原标题:2024年山东工业经济成绩单出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个月领跑全国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蔡宇丹大模型时代的“智能新基建”开始了。1月13日,随着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数据标...[详细]
全媒体记者任远报道1月14日,在日照西站,青年志愿者正在为旅客提供购票引导、候乘指引、安全提示、咨询答疑、秩序维护等现场服务。当日,2...[详细]
全媒体记者张源报道本报讯1月13日,“群星闪耀 跨越时空的科学探索”科学艺术展在市科技馆举办启动仪式,并于1月15日起,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详细]
“日照优品 畅通全球”精准采购大会暨“选择日照 赢得未来”国际经贸交流会举办
全媒体记者付仁俊报道本报讯1月15日,“日照优品畅通全球”精准采购大会暨“选择日照赢得未来”国际经贸交流会在我市举办。大会共组织邀请...[详细]
四年级六班孙于童指导老师曹丽花日照的万平口,是我心中永恒的向往与憧憬。理由一,这里的美食超级好吃。确实如此,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详细]
全媒体记者胡艳敏报道本报讯为切实做好春运期间旅客出行保障工作,提升安检工作质量和服务保障能力,日前,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日照机场提前...[详细]
1月1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干字当头勇挑大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城市更新、“好房子”、“百...[详细]
胶东在线日讯岁末年初,年味渐浓。伴随着2025年春运序幕拉开,烟台黄渤海新区大季家街道办事处联合烟台西站为旅客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详细]
胶东在线日讯为保障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连日来,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黄渤海新区分局围绕食品、药品、产品...[详细]
鲁网1月16日讯2024年,泰安市积极推动无偿献血优待奖励措施落实落地,通过线上、线下和医院直免等多种渠道,泰安市中心血站共为2626名...[详细]
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青岛产权交易所发布转让公告,将持有的浙江梦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8.9999%股权公开转让,转让底价为1652...[详细]
近日,济南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寒假工作的通知》,部署2025年寒假及相关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寒假开始时间为2025...[详细]
□王斌寒假即将来临,为提升学生们知危险、会避险的自我防护能力,预防和减少假期道路交互与通行事故发生,近日,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郯城大队组...[详细]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省人大代表高子美:温情服务积极履职 为“一老一小” 代言发声
电视专题片《风正齐鲁——山东正风肃纪反腐2024》今晚播出《深入整治惠民生》
电视专题片《风正齐鲁——山东正风肃纪反腐2024》今晚播出《激浊扬清树新风》
解读《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 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