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哈尔滨4月8日讯消息(记者倪伟龄 谢国飞、通讯员尹海超) 3月28日,哈尔滨市工商局和道外区工商局执法人员来到先锋路130号的先锋钢材木材市场进行全方位检查,在11号、15号、16号和20号起重机下,发现了印有“XG”字样的螺纹钢上千吨。几家货场负责人均不能提供出钢铁的来源信息和相关检测报告。在货场内能够正常的看到,场内堆积着很多钢材,其中有些贴着“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标签,有一些连标签都没有。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钢材上有“XG”的标识,还有一些是“XLGT”标识。
据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介绍,西林的钢筋要3600-3700元/吨,是钢材里的高档品种。所以一些人便把假冒钢材混进真品钢材中一起进行销售。由于长相差不多,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然而,西林钢铁正规的标识应该是“XLGT”,假冒的钢材一般打着“XG”或“X”的标识。另外,正规螺纹钢上的标签应该是焊接上的,假冒产品一般都是贴上或挂上的。
黑龙江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永福对记者说:“黑龙江省冶金行业协会协同有关部门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钢材的打假检查,但都没有正真获得根本遏制。原因是高额的利益驱使。小钢厂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把废钢铁融化,之后上机车轧,制造工艺极其简单,这就不能够确保钢筋的质量。这样的钢筋成本大约2000元/吨,而贴上西林钢铁的标签转身就可以卖到三四千元。这样的钢筋化学成分、物理成分、使用性能皆不合格,如果流向建筑市场,将会是一颗定时炸弹。
刘永福表示,钢铁质量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假冒伪劣套牌产品太多了。而太多不合格产品推向市场,不但极度影响了钢铁公司的信誉和销售,而且势必影响建筑的质量。
记者调查中发现,针对钢材产品的打假确实存在难度。因为,钢材不像食品和日用品那样能申请专利,只要贴一个牌子就可以“改名换姓”了。如果想要防止假冒,就需要钢厂自己投入很大成本改进生产线,这对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
作为黑龙江省政协常委的西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苗青远,每年雷打不动的政协提案都是“建立打击”地条钢“的长效机制,从源头解决假冒伪劣问题”。苗青远说,“地条钢”扰乱钢材市场秩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地条钢”质劣,没有质量保证,如果大厦、高速公路、桥涵大量使用“地条钢”,将会出现多少楼歪歪、楼倒倒,这等于给经济建设和老百姓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
苗青远建议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力量对省内小钢铁公司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摸底,彻底搞清非法生产企业的详细地址、企业性质、职工人数、基本的产品及设备状况,为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奠定基础。经销商采购建筑钢材时,一定要到有资质的正规企业购买,同时要认准生产企业的注册商标,防止上当受骗,切勿贪图价格实惠公道而购买劣质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