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年会 学术对话二十三: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范式
发布日期: 2024-08-13    作者: 党建工作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的“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范式”学术对线日下午在武汉成功召开。与会嘉宾重点围绕“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是否是一次规划范式转型,国土空间智能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探索,为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转型建言献策。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不仅是我国空间规划制度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背景下规划技术方法体系转型的过程。相比传统规划,不仅需要规划理论的拓展,认知城乡空间的方式和规划调控技术也正在出现重大变化。2023年9月24日下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承办了以“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范式”为主题的学术对话活动。本次会议由学会常务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尚武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学术负责人,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钮心毅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裴韬,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委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赵毅,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副教授林文棋,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赵渺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邱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部分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罗彦,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杨天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刘超等嘉宾分享了观点并参与了讨论。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是否是一次规划范式转型”“如何构建国土空间智能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实践路径” “当前制约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发展的瓶颈”“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发展对规划行业的影响趋势”等议题展开讨论。

  学会常务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尚武教授首先提出中国空间规划范式转型的“四个视角”。视角一:城镇化的转型,我国国情背景和城镇化环境造就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独特性,中国的规划制度源于计划经济环境,这点与西方的规划发展有很多的不同。视角二:生态文明建设,面向生态文明时代国家高水平发展的战略诉求,带来传统空间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在空间认知、规划方法和管控模式上的全方位变革要求。视角三:空间治理体系重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构建起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规划管理制度。视角四:新技术革命的驱动,作为人类科技发展重大趋势,数智化技术成为国土空间规划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领域。

  随后张尚武教授结合当前国土空间治理需求,提出国土空间智能规划理论与方法构建的路径,包括智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创新、智能规划方法体系构建的框架,以及智能规划的关键技术创新。同时,指出未来发展智能规划技术,要关注知识体系创新与引领、多专业交叉和技术融合、智慧城市与智能规划、空间治理模式创新等几个关键问题。

  最后张尚武教授对发言观点进行了总结,认为发展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但超越了技术本身的范式转型;发展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是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进化过程;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发展智能规划技术结合,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方法的重要支撑、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体系的重要路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裴韬主任提出地理流是人、物体、能量、信息、资金等在地理位置间流动的抽象,既包括人类迁徙流、全球物流、航空船舶流等实体流,也包括资金流、碳流动、信息流、知识流等虚拟流。流和形的关系非常密切,地理流与空间分布互为因果,分别可用引力效应、马太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解释。根据流起点、流长度、流方向的随机特征可将流模式分为共计27种单一模式,流不同模式的组合形成混合模式,不同性质流的模式的组合形成复合模式。

  随后裴韬主任提出地理流的四点认识:一是地理流是地理交互现象的抽象,与空间分布互为因果;二是流空间分析的框架包括流要素概率分布、相关性与异质性、模式挖掘、尺度特征等方面;三是地理流空间分析慢慢的变成了地理信息科学的新分支,可视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复分析”;四是流空间是观察城市活动的新视角,地理流的分析理论可以为空间规划提供新的工具。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副教授

  林文棋总规划师首先回顾了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研究的现状,从规划的角度列举了智能技术的几个应用领域。一是,城镇布局和资源配置领域,区域空间分析技术为城镇网络体系、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等的特征刻画与规律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人口精细认知领域,基于手机信令的人口画像分析技术为人居空间供需关系的精准研判和精细化配置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空间精细刻画领域,通过测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维度的响应程度,评估城市整体的社区生活圈公共空间价值;四是,产业与空间发展领域,由原先的空间与产业规划分离,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空间设计“一体化”转变。

  随后,林文棋总规划师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的目标:基于信息化手段,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周期管理,逐步打造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规划平台。由此认为,规划研究现状与规划治理的目标要求还有相当差距。未来智能化还需要破解的核心问题包括:对多因多果的确切认知、对城市系统涌现行为的探索、对不确定性的影响认知等核心问题。除了制度政策的探索外,这样一些问题将是未来构建范式的关键。

  罗彦院长提出自然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都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赋能国土空间治理应注意以下五点:一是空间数字化,面向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治理对象,构建数字国土,开展数据治理,构建能感知可视、能分析计算、能管控决策的数字空间底板;二是协同网络化,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内外联通的空间数字化治理架构,搭建多元链接平台;三是治理智能化,从静态蓝图规划转向实时动态管控,聚焦全程智治场景,构建“编制-实施-监督-反馈-调整”空间智能化治理闭环;四是组织数字化,充分发掘和利用数字技术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打造更快、更高效、更精准的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工作。五是注重安全性,在数据生产—采集—应用—共享—销毁的全周期中都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应从技术、制度、标准三个维度筑牢数据安全体系。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

  赵渺希教授首先介绍了网络社会城市意象的内涵与生成机理。意象建构并不完全依赖于真实环境的遍历式体验,图像和文本媒介传播也能塑造特定的历史意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为民众对城市空间认知的主要途径,并通过图片剪辑、轨迹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场景进行选择性的传播,在互联网环境中形成了地域意象的多重叠合。

  其次,赵渺希教授重点介绍了网络社会城市意象的主要特征,包括意象的感知拼贴、意象的地方再构和意象的时间重叙。移动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面渗透,加深了民众感知城市的片段拼贴和碎片化,互联网信息与交通技术变革诱发了城市景观空间组织的碎片化意象。建筑规划方案、城市设计的竞赛和公示效果图也可藉由互联网实现光速传递,尚未建成的虚拟场景也成为新的特征性意象。

  最后结合网络社会的岭南城镇意象分析,提出以下展望:在意象的参与式建构过程中,互联网媒介传播下的审美意象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界限,形成了实存在与虚拟建构之间的交互联系而共同存在。智能技术应用重新定义了城市场所意义,并通过丰富活动场景而赋能区域发展。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委员,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赵毅院长首先提出对规划智能化转型的两点认识:一是智能化转型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二是空间规划智能化转型是支撑规划编制管理的必然要求,智能化转型可以服务规划编制、支持规划管理、监测规划实施,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评估监测的全生命周期。

  其次从规划编制实践、城市治理探索两个层面列举了江苏省院在智能化规划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最后提出三点思考:一是规划智能化转型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加大跨行业合作、跨学科培养,推动“智能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融合。二是智能化规划应聚焦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问题,提升规划编制和决策的效率,有效支持规划管理。三是规划智能化转型中,要积极发挥规划师的作用,在全流程的“人机交互”中展现价值。

  邱红教授级高工重点介绍了北京城市体检评估经验:行业发展层面,城市体检评估制度从“被动式、重程序”到“主动开展、重视实效”;历史传承层面,城市体检评估为优化首都施政、推进规划实施提供制度抓手;实施闭环层面,体检评估贯穿规划编制-实施全周期,形成规划的空间传导和管理闭环;范式创新层面,制度化、体系化、标准化、智能化是实现体检评估高效运行的保障。

  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体会:一是北京的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成果要上报中央、支撑行政决策,要求数据来源必须权威、技术方法力证科学、体检过程顺畅高效,催生了“制度化、体系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工作范式。二是大数据在时效性、颗粒度方面对传统数据形成校核和细化,拓展了城市要素流动性、关联性等方面的分析。三是体检评估中智能化的目的是通过模型算法进行自动化及量化的分析,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分析科学性,但是智能化要以“实用”为原则,让结论最终服务于决策。

  杨天人副研究员主要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征与趋势、规划研究对技术发展的响应、规划学科的机遇与挑战三个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国土空间规划。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变得更智能,更加通用,更具有解释性,并且变得更人性化。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新一代AI发展背景下,规划研究应在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模拟与预测研究、基于人机合作的交互机制与规划方法研究、面向未来变革的情景设计与规划响应研究三个领域给予充分响应。面对AI技术给规划学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重点谋求广度拓展和深度延伸同步、科学探索与利民向善协同,以及构建超学科的研究范式。

  刘超助理教授首先分析了城市信息学发展状况,一是信息学理论与技术的成熟,催发了早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城市问题的实践;二是城市规划主动意识到信息学对城市的重大意义,即信息学理论和技术将会改变人们是如何感知、记录、分析和规划管理城市。提出城市信息学可定义为利用复合方式全面感知城市,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并利用数据信息对特定目标展开研究与实践。

  城市信息学在以下三个层面赋能空间规划:一是城市信息学带来的新的管理和数据驱动的服务方式对旧流程和过时的信息技术架构的取代。二是城乡生活日趋复杂,要求规划人员带来新的数据和新的计算方式。三是城市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的迅速普及也将逐步加强对以技术和分析为重点的城市研究者的需求。

  在嘉宾观点陈述后,与会嘉宾就规划技术与规划理论构建关系、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实践路径、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发展对规划行业的影响等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会议最后,张尚武教授在总结与会嘉宾发言观点的基础上,分享了他对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范式的五点思考。一是对这种一个跨学科的问题,知识引领对发展智能规划技术,并应用到规划实践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二是各位学者现有研究工作并非系统化的,仍有很多基本问题亟待解决,找到比较合适的规划应用场景,可能会带来重大突破;三是技术能力一定要上升到对规律的认识,掌握规律,诊断问题,是规划的出发点;四是智能技术不单单是解决现在的问题,还要解决未来得问题;五是避免过度强调算法的作用,应重视城市治理的复杂性。

  供稿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其他年会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通知!童鞋们、盆友们如何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交流哦。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江西武功山景区一游客玩漂流时不幸遇难,死者母亲称漂流过程中突遇涨水,女儿女婿1死1伤

  马斯克与特朗普在X上对线分钟!马斯克:光是听听特朗普要表达什么,就遭到很多反对

  上海市民买折叠床发现标注“救灾物资”,应急局:本应销毁的物资被人私售,正严查

  山东临沂有人持弓射人,专业技术人员剖析:嫌疑人使用的应是狩猎复合弓,杀伤力极强

  EPSN评欧足坛50大教头:瓜帅第1,穆帅仅排17,前10有2人无工作!

  2299元!小米智能锁2 Pro发布:3D结构光人脸解锁 自带大屏幕

  Nextorage 推出游戏移动 SSD,配备 90° 弯头 Type-C 10Gbps 线材

  赛睿为 Apex Pro 键盘更新 beta 版 Rapid Tap,类似功能已惹争议